首页 > 市场新闻 > 杂志专栏 > 总126期 > 生鲜电商,打响社区争夺战
生鲜电商,打响社区争夺战
2015-08-05 16:11:43   浙商市场协会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已达4000家,一大批先驱倒下的同时一群新秀正在崛起,因为这块待垦之地充满了诱惑。业内人称,生鲜电商利润堪比房地产业,但高毛利的背后却是集体亏损或者不盈利。这是由于生鲜电商对供应链和物流的高要求,线上看交易,线下看物流。在零忍耐的网购消费市场里,配送速度的快慢往往攸关生鲜电商的生死存亡。如何将货品以最新鲜的状态送到客户手中,尤为重要。为此,电商们动作频频。

“暴利”与亏损同样醒目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生鲜市场的政策依然利好。在“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改变了服装、电子、百货等商品的零售方式后,电子商务继续朝着农业等纵深领域挺进。

农业生鲜电商行业有多火?3月底广州国际电子商务展期间举办的“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可见一斑:卖海鲜的做电商,卖莲藕的也做电商……论坛主办方商派副总裁兼COO李治银表示:“互联网+为农业生鲜电商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也是电商行业为数不多的蓝海市场。”数据显示,生鲜市场有2万亿元的市场潜力,但电商的渗透率不足1%,市场潜力足够大。

清农电商的创始人陈百方认为:“三农的全面触网很可能是下一个房地产。”除了市场空间外,说的也是生鲜行业的暴利。行业数据显示,在生鲜电商行业中,海鲜产品毛利在50%以上,普通水果20%,冻肉20%30%

“生鲜产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买放心。”申银万国证券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今明两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有7倍空间,带动冷链宅配市场6倍成长空间。据保守估算,2015-2016年生鲜电商增速分别为100%75% ,对应年销售额521亿元及911亿元。

但与暴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绝大多数生鲜电商都不赚钱。监测显示,全国4000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业行业专家指出,“生鲜电商行业带有电商起步期的鲜明特点,多数仍处在投入期。”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的观点是,短期的亏损并不妨碍生鲜电商的长远前景。“我无法预测盈利的转折点,但这个行业足够诱人,一旦实现突破,发展无可限量。”广东省网商协会秘书长黄子荣说。

冷链等物流成本成最大掣肘

生鲜电商的最大掣肘,莫过于过高的物流成本。生鲜商品对于配送条件要求极高,由于大部分电商缺乏专业冷链配送的能力,只能用冰块、冰袋保鲜,再加上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平均物流的成本占到15%20%。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销量和周转速度,这些损耗将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我们生鲜电商无法忘记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们的损耗。”一亩田CEO张桓表示,电视、衣服,可以卖过季,但是对于生鲜电商,一个过季的食品,价值就为0。而且你还得付出处理的成本,此时你的价值是负数。一个100块钱的东西,到最后就变成了-2块钱、-5块钱。

配送的问题更难解决。业内有统计显示,无论是自营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目前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大约在1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30%,而线下实体生鲜超市损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内。一些电商表示,很多环节不是靠电商能解决的,其中最核心的是配送成本太高。

第三方物流仍然无法满足生鲜的需求。黄子荣说:“生鲜行业所需的冷链物流需要很大的投入,同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布局的。”

配送成本令生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高企。记者在一些生鲜网站上看到,蔬菜的价格通常是菜市场的一倍以上,例如一斤菜心就要10元左右。这已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

配送绊倒了先行者

实际上,天猫、京东、顺丰优选和苏宁易购等涉足冷链生鲜的电商并非第一批“吃螃蟹者”,在2010年以后,逐渐出现了一批涉足生鲜的中小电商,但是因为种种困难没有完全解决,这些先行者最终以悲歌落幕。

如创立于2010年的优菜网,是国内最早一批尝试生鲜产品B2C模式的电商企业,其创立不久便获得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随后便宣布实现盈利。

但好景不长,20131月,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通过新浪科技表示“做不下去了”,欲以150万元转让优菜网。丁景涛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没有稳定的货源、不能提供比菜市场更好的购物体验、要把控的环节太多、物流问题,比如货车进城问题等。

实际上,优菜网并非做冷链生鲜倒闭的第一家电商,“好帮手”、“谊万家”等首批涌现的卖菜网站也已不复存在。

20134月,永辉超市悄然上线生鲜类网站“半边天”,并在江浙、上海等地区展开配送,提供货到付款,试水生鲜产品。但“半边天”上线不足两个月便停止运营。

生鲜本来是永辉的强项,“但是永辉超市在生鲜上的优势体现在采购和损耗控制上,”据有关人士分析,“但这两点仅在实体卖场中奏效。涉足线上却需要靠资金、物流和运营等多方面的经验。”

说得更直接一些,“配送”对生鲜电商是个大考验。永辉不过关。

由于生鲜商品存在标准化低、易损耗、要求保鲜、单价低等特点,其对配送的速度和条件要求很高,配送成本也比一般物流高出近三成。

社区是“最后一公里”驿站

可以清楚看见,在生鲜电商的激烈较量中,得物流、得冷链者才会真正赢得市场和用户。

“但如果像京东和阿里巴巴那样做B2C,则困难重重,比如‘最后一公里’和逆向物流就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金涛果蔬物流有限公司王文庆认为,“电商做冷链,一定要有线下的配合,除非在每个小区都有个实体店,这些生鲜食品不进入社区,就等于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社区被比喻为连接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驿站,生鲜电商正在把社区作为线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在社区布点的问题。

热钱滚滚的社区服务类O2O,或将成为城市社区商业高速发展良机。社区O2O的用户价值,毋庸置疑。但是在商业模式方面,社区O2O同样面临着太多太杂等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围绕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另一方面,社区O2O领域的盈利模式尚未确定。

各路巨头扎堆进入社区

生鲜电商近日再掀热潮,各路巨头扎堆进入社区。

今年初,1号店将“社区直达”正式更名为“小区雷购”,全面覆盖上海及北京四环以内地区主要为市民提供肉、蛋、米、油、蔬果日用民生产品,主打3小时免邮送达服务。1号店昨日表示,北京首批“小区雷购”已经覆盖了23个站点,四环内的市民可以享受到3小时内送货上门的服务。

步步高集团旗下的云猴网宣布将于4月底推出定位中高端的全国性生鲜电商业务——云猴生鲜,初期主要以粮油、米面、蛋禽、蔬果类等商品为主;自今年起,步步高将采取直营+连锁加盟的运营模式。旗下便利店今年目标达到1万家,2020年前则争取达到10万家的规模。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透露,“今年将达到的这1万家便利店,更重要的功能是配合步步高电商在商品配送、网点延伸、社区渗透等业务上的拓展。”

社区作为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阿里等巨头肯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317,天猫生鲜宣布,全球多个国家的生鲜食品陆续将在天猫首发,配送服务已实现全国301个城市,但是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

38,苏宁超市正式宣布进军生鲜电商市场,开售自营生鲜产品,并命名为“苏鲜生”。“苏鲜生”最先以上海、杭州为试点,产品涉及蔬菜、水果、海鲜、禽蛋、肉类等。同时,依托上海冷仓,在上海和杭州全境实现苏宁物流全程冷链配送。

316,京东“拍到家”APP正式上线,京东方面称,这是一款为解决大众对生鲜食品、服务类产品的实际需求而上线的互联网+产品,主打零食生鲜,三公里内2小时送达,目前提供三类“到家”服务,分别是超市到家、外卖到家和鲜花到家。从配送服务来看,其主要针对的还是家庭社区、学校医院、各大商圈等。

其实说到社区生鲜O2O,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顺风优选、垂直电商等都有在涉及,他们都在试图以此作为生鲜电商的突破口。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