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
湖州长兴“村淘”淘出新财路
自从近日长兴农村淘宝正式启动以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内就热闹了起来。每天,
农村淘宝,被简称做“村淘”,建在村里,为村民提供代购服务,也帮村民将自家的农副产品挂到网上销售。
如何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这篇文章,是长兴这两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6月,长兴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农村淘宝战略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221个行政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全覆盖。
农村淘宝项目的落地生根,吹响了长兴县构建新型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号角,“网货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将逐步成为现实。
刚开张,“村淘”就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大到汽车、冰箱、电视机,小到餐巾纸、味精、黄酒……上网购物在相当比例的农村群众中流行起来。昨天,该县商务局统计显示,长兴“村淘”开业仅3天, 40家村级服务站总单量超过9000单,总金额超过109万元。这一数字也让长兴顺利冲入全省各县域农村淘宝前三天业务量排名的前三之列。
昨天上午,洪桥镇亭子桥村的一间
“‘村淘’的价格比4S店更优惠,而且还包了保险、上牌等后续事情,这个‘村淘’真不错。 ”车主孙利笑着说。
“引入‘村淘’后,一方面村民可通过网络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提高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让农村的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帮助农民致富。”长兴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又到了太湖边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像金姝这样的服务站点内,货架上已经开始摆上了大闸蟹,长兴本土的特色农产品也即将搭乘“村淘”的快车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杭州萧山商业城荣获“中国优秀市场管理机构”称号
日前,中国市场大会在河北保定白沟新城召开。会上,萧山商业城被授予“中国优秀市场管理机构”荣誉称号。
萧山商业城自1992年开业以来,总体经营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现有15大专业市场3200余家商户及企业进驻,从业人员30000余人,年商品成交额250多亿元,年客流量达1500多万人次。
萧山商业城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之一,并先后荣获“中国品牌市场基地”“全国诚信规范市场” “全国十大综合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萧山商业城管委会以创先争优、创新管理和提升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诚信经营品牌、服务管理品牌、大商城品牌。
目前萧山商业城拥有1000余个品牌,汇聚了建材、灯具、窗帘、五金、机电、百货、副食品、服装皮革、粮油、床上用品等各类商品,成为杭州地区的商场、超市供应商。如今,“萧山商业城”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据了解,本届中国市场大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支持下,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保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新常态、新动力、新市场”为主题,包括发展报告、主题论坛、项目展洽、年度表彰、合作签约等内容,吸引了市场经营者、服务商、商贸流通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中外客商等近千人参加。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再夺鳌头 雄踞全国百强市场首位
近日,以“新常态、新机遇、新路径——互联网时代商品市场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海宁举行。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第九届“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再度位居全国百强市场榜首。
作为市场大省,浙江一直是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风向标。今年上半年,虽然浙江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增幅出现小幅回落,但市场整体交易依然活跃,市场规模效应、“市场+互联网”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全省市场整体增长态势依然稳健。“2015年度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单中,有浙江市场40家,省外浙商市场7家。这么多的浙江市场上榜,充分体现了浙江市场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和实力,以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统计表明,截至6月底,全省共登记实体市场4334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家,宁波、杭州、台州、温州、金华和绍兴等地实体市场数继续领跑全省。据义乌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义乌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606.9亿元,同比增长21.5%;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480.8亿元,同比增长了18.3%,发展继续保持稳健。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提出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成交额两个两万亿的战略目标,积极促进网上网下、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的珠联璧合。建设“智慧市场”成为我省商品市场的重要选项,目前已有包括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内的20多家市场在开展“智慧市场”项目的试点。
浙江嘉兴海盐试点打造互联网+智慧农贸市场
想象一下,去农贸市场买菜时只需拿出手机,在支付宝上输入需要支付的金额即可完成交易,无需带钱,无需找零,这样不用带现金买菜是不是很潮很便捷?其实,海盐正在试点打造互联网+智慧农贸市场,努力让这样的智慧交易模式成为现实。
走进海盐县武原农贸市场的入口,干净的地面让人顿生好感,偌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当天的各类菜价和抽检数据,让市民对当天的菜价及哪些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信息一目了然……武原农贸市场是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近几年先后成功创建成为海盐县第一家省级文明示范市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省“放心市场”。
在一系列创建完成后,现在武原农贸市场内的软硬件设施提升改造似乎达到了创建的“天花板”,而海盐辖区内其他一些农贸市场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更高一级创建的情况下,进一步适应形势,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海盐提出了向互联网要服务、要升级,在武原农贸市场试点打造互联网+智慧市场,延伸服务至市场外,方便老百姓,促进市场繁荣。
“目前,我们正与银行、财政、信息技术公司等相关部门商讨实施‘多轨式’支付模式,消费者以电子消费卡、手机支付宝等多种电子交易媒介买菜,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实现市场智慧交易。”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贸市场是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质量。作为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武原农贸市场每天接待市民达2万多人次。近几年,为给市民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武原农贸市场改造动作频频,2011年8月政府投入80万元对市场门厅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对市场家禽交易区与其他交易区进行物理隔离,并配套独立的通风、冲洗等设施;2011年9月,政府又投入150万元对市场二楼摊位及地面进行整体改造;2012年9月,政府再一次投入200多万元对一楼水产区和市场天井进行改造,搬迁了市场二楼的家具交易区,改造为农户自产自销交易区;2014年,政府又“砸”钱重点对内脏、绞肉摊位及家禽交易区、豆制品交易区进行了改造……
通过提升改造,武原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赢得了老百姓的肯定与好评。昨天,在武原农贸市场水产区购买梭子蟹的
记者了解到,此次海盐试点打造互联网+智慧市场工作中,还将计划推出网上配送服务,届时消费者可在网上订购需要的菜,市场接到订单后会立即通知经营户整理净菜送货上门。“互联网+智慧市场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大大简化交易过程,节省交易时间,方便购物群众,同时也可避免钱财错误等纠纷,从而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省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基地落户温州
昨天上午,浙江省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基地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鹿城区新闻中心举行,浙江省商务厅授牌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为“浙江省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基地”。省商务厅副厅长徐高春与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陈浩共同为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揭牌。
今年6月,鹿城区商务局、中津研究院与浙江省商务厅对接,启动了“浙江省区县电商发展指数”项目研究。该项目集聚了一批具有世界顶尖科研经历和教育背景的高端人才,其成员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主任阮刚辉与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振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王振宇表示,省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基地可以发布比阿里等电商平台更早、更全面的权威数据报告,将助力政府更好地掌握当地网络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出具的数据报告也可以为制定与改进相应政策,促进网络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舟山国际水产城与中信银行“强强联合” 共建“智慧市场”
继去年下半年,中信银行舟山分行与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合作发行全国首张具有银行信用卡功能和水产城交易卡功能的市场联名卡——中信银行·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联名卡后,昨天上午,两家企业合作再度深入,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市场”。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中信银行舟山分行与舟山国际水产城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银行将为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满足其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同时,位于国际水产城的中信银行舟山沈家门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正式开业,这也是中信银行舟山分行的第一个分支机构。
据了解,中信银行舟山分行从2013年正式进入舟山,是第一家二级分行总部进入临城新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该行开拓并落成了“智慧市场、智慧旅游、智慧医疗”三大项目,切实服务新区民生,助推新区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37.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56亿元,无不良贷款发生。
始建于1989年的舟山国际水产城,是集活、鲜、冻、干水产品交易于一市,融旅游、尝鲜、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每年云集的交易客商超4000家,接纳江、浙、沪、闽、鲁、辽等五省一市投售船只达10万艘次。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额达95亿元,名列国内同类市场首位,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据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信银行便与水产城开展合作,双方就已经在公司授信、资金结算、市场联名卡发行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
瑞安五洲国际2015“互联网+市场”电子商务高峰论坛盛大举办
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商务部特聘专家、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瑞安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网络经济局副局长胡晓秋,五洲国际集团董事长舒策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专家委主任、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特聘专家、国家商务部电商示范基地专家、中国跨境研究中心主任王汝林,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王浩,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产业链发展中心主任聂韵,浙江省市场协会秘书长王晓文,五洲国际瑞安电商创业园CEO冯现洋等领导及贵宾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瑞安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网络经济局副局长胡晓秋表示,电子商务得到温州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已明确提出把电子商务作为“一号新产业”来抓,并将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扶持力度,同时他对瑞安五洲国际电商创业园项目的定位表示高度肯定和支持。本次活动商贾云集,来自非洲的商家也组团参加论坛,他们代表义乌非洲商会上台为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瑞安五洲国际电商创业园的落成为他们的采购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活动现场详细介绍了构建瑞安五洲国际电商创业园的思维和理念。嘉宾领导围绕“互联网+市场”的主题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商、O2O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并对瑞安五洲国际电商创业园将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推动瑞安经济社会发展表示高度认可,还从不同层面对“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
省外
粤北灯具城盛大启航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灯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及粤北灯具城启航仪式在美丽的韶关盛大举行,粤北灯具城盛大启航。韶关代市长骆蔚峰,副市长许志新,市政府秘书长钟裕荣,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窦林平,中国灯都直销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何胜强,广东鑫金汇集团董事长翁家许,省内外灯饰行业的专家学者、相关单位和部门领导,来自省内外的企业家,商户、业主代表以及来自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尼泊尔、斯里兰卡等20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到场参加了论坛及启航仪式。
据介绍,此次高峰论坛是中国灯饰照明行业最高规格的峰会。论坛的主题是“融入珠三角,辐射湘粤赣”。活动地点在韶关鑫金汇财富中心。作为本届峰会的东道主和粤北灯具城的落户主家,广东鑫金汇集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鼎力支持。该集团入驻韶关以来,积极响应韶关市委、市政府号召,打造商贸物流标杆项目,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加快韶关振兴发展添翼助力。为此,韶关市政府授予鑫金汇集团“韶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称号及“韶关市大学生创业基地”称号。活动中,骆蔚峰为鑫金汇集团授牌,并与相关领导一起为粤北灯具城拉杆启航。许志新代表韶关市委、市政府对活动的举办致以热烈祝贺,并表示将大力支持鑫金汇建设。
翁家许代表鑫金汇集团董事会及全体员工表示:一要全力以赴,加快建成建好鑫金汇财富中心;二要广开合作,助力韶关实现加快融合发展;三要广揽英才,推动韶关开启创新创业新局面。
翁家许介绍,鑫金汇财富中心是一个现代专业市场集群,致力打造展示批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三大平台,还有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美食街、娱乐、旅游等多功能配套,建设规模庞大,功能齐全。鑫金汇集团将集聚人力、财力和物力,力争韶关鑫金汇财富中心项目快速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凭借韶关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与品牌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商贸大平台、发展商家大市场,让韶关成为中国的韶关、世界的韶关。
活动中,窦林平等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演讲。与会的多名嘉宾还在活动中作了题为《融入珠三角辐射湘粤赣》的沙发论坛。
济南海宁皮革城开业掀起时尚狂潮
在开业仪式上,海宁中国皮革城总经理钱娟萍作为皮革城代表发表重要讲话;商户代表杨海滨致词;槐荫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晨光对济南海宁皮革城前景给予美好期望;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燕子发表开业讲话,最后槐荫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国承彦宣布济南海宁皮革城正式开业!作为皮革业龙头企业海宁中国皮革城在山东的第一个项目,济南海宁皮革城的盛大开业为泉城带来了接轨国际皮革皮草时尚之潮,也为济南这座充满时尚灵韵的城市再添新彩。
东北物流城:打造商贸物流产业链 着力培育专业市场
东北物流城已形成集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平台、会议展览、生活配套及综合物业管理等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产业链,正在以园区多功能的优势吸引众多商家入驻,带动着数千人员就业。
东北物流城项目于2007年落户铁岭,由香港中国城乡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规划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建筑面积136.
东北物流城五金、建材市场共有商铺2000间,开业5年来,有经营业户1000余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汽车区域项目位于京哈高速以东、102线以西,南至澜沧江东路,由3个专业汽车市场组成。其中机动车大市场包括机动车交易中心、检测线、4S店和二手车市场。目前汽车4S店广场的23家商户已全部招满,其中13家已开业运营,主要有丰田、大众、本田、福特、日产、奇瑞等品牌,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2300万元。农机农具大市场已连续举办四届农机装备展会,代理了90%以上的辽宁省农业机械补贴产品,成为帮助企业和农民获益的有效平台。辽宁二手车市场、海鑫国际汽车城项目有60余个国内外一线品牌入驻。东北民俗文化园积极整合各县(市)区商贸旅游资源,融合地域、历史和民俗文化,现已成为全市文化、旅游、网上商城的基地和载体,创业孵化区、特色小吃一条街、物流配送服务区和市人力资源市场坐落于园区内。
据悉,农业物流在原有农资物流园基础上,调整增至五个功能区。由辽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北物流城合作开发投资建设的农资物流园部分商铺、仓储设施已投入使用,农产品交易中心、粮食物流、仓储物流中心以及农业物流生活配套区项目建成后,该物流园将成为东北最大的农资物流园区。目前,东北物流城已投入使用面积8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商铺5279间,入驻商户1500家。从2010年部分市场运营以来,销售额累计达67.3亿元。
近年来,市物流园区管委会与东北物流城公司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健全领导小组各项会议工作制度,让广大投资商能够了解与熟悉东北商贸平台,吸引投资商入驻东北物流城市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市领导高度重视东北物流城招商引资成效,建立与投资商的“高层对话”机制,经常性地紧密沟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我市各相关单位积极建立联动招商机制,抓好项目建设,并通过争取延长税费扶持政策执行年限,支持东北物流城培育市场。
东北物流城于2011年获得辽宁省首批示范服务业集聚区荣誉。目前,铁岭市多行业在东北物流城集聚经营,进一步提升了市场运营质量和水平。
墨市小商品城将打造最好皮革城
近日,随着即墨小商品新城皮革城建成纳客,即墨已由30多年前的地摊市场,发展到了拥有20多个专业市场群的大商圈,一个千年商都在即墨西部建成并辐射大半个中国。市民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便宜的进口商品和全国各地的皮革品牌。
即墨市小商品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来自香港等地的200多家商企齐聚即墨小商品城皮革城,将打造山东最大、最好的皮革城,来自全国各地的皮革品牌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即墨皮革城负责人姜群介绍,今年以来,随着即墨跨境电子商务给即墨小商品城带来了人气,加上全国十大服装市场的辐射,位于小商品城5楼的皮革城将受益。
在即墨西部,新建8至11处现代化市场、新增市场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千亿元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即墨陆续实施了服装市场升级改造,并依次建成了即墨小商品新城、即墨品牌服装城、即墨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即墨物流仓储园区;梯次剥离建设针织城、外贸城、鞋城、布匹辅料市场、建材家居市场等专业化市场,真正将即墨建成面向环渤海和东北亚的特大型国际商贸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和流通中心。
目前,即墨已拥有各类市场150余处,其中专业市场26处。即墨服装市场、即墨小商品新城和品牌服装城项目,形成了三大市场鼎立布局、联动发展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核心区,吸纳经营商户近2万户,提供了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专门为皇家设计服装的意大利华人服装设计师徐月娟,也在即墨服装精品城内开设了工作室。预计2016年,年交易额千亿元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将在即墨城区西部强势崛起,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市场群。目前,即墨基本形成了以即墨服装市场、即墨小商品城为龙头的江北最大市场群。
西南商贸城2期生态建材批发大市场开业
四川川南大市场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西南商贸城执行总经理卢朝寿在开业庆典上表示,基础建材市场的盛大开业,标志着川滇黔渝结合部“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档次最高、设施最现代、物流最便捷”的生态建材批发大市场横空出世,确立了川南建材市场的霸主地位。“基础建材大市场开业后,将有力地推动川南地区关联业态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巩固西南商贸城作为泸州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彰显诚信和责任 商贸城200万现金赠商户
在开业庆典现场,西南商贸城给商户赠送了200万元的现金奖励。业主开业,管理方给商户赠送现金,这样的举措,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堪称大手笔、大魄力。另外,为了扶持场内商家日常经营,以及帮助场内商家开拓市场,西南商贸城还邀请了大量装修公司和下游采购商,现场签订工程优先采购协议,以及与泸州房地产开发商、装修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开业现场,商户老板们还对自己的诚信经营行为进行了集体宣誓。“一要依法经营;二要维护商贸城诚信、责任、活力、魅力的品牌,共同打造这个财富平台;三要携手共进,所有商户团结起来,向消费者提供价格最好、服务最好、质量最好的服务。”
“一铺两店”搞批发 全业态共享综合配套
据了解,开业三年来,西南商贸城已经走出一条“一铺两店”的特色经营之路。另外,位于西南商贸城2期的泸州电子商务中心,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重大支撑,不仅对泸州及周边电商企业形成了聚集效应,还有将于11月底开业的泸州进口商品展销中心,这是为泸州发展跨境电商,让泸州及商贸城的商铺老板们走出国门,铺平了道路。还有定位为区域电商的“泸州购”,免费让商贸城的商铺老板们触“电”。
随着西南商贸城2期陆续开业以后,整个西南商贸城均可共享电商、仓储、物流、餐饮等综合配套。工厂总部基地直销,线下配送2小时车程覆盖12县市255个乡镇,辐射川滇黔渝结合区域近5000万人。西南商贸城负责人表示,2期生态建材区的开业,标志着西南商贸城的品牌影响力在逐渐扩大、批发业态的竞争力在稳步提升,在川滇黔渝结合区域的领跑地位也得以不断巩固。
中朝国门湾互市贸易区正式启动
10月,第四届中朝博览会在辽宁丹东成功举办,作为前三届中朝博览会合作成果----国门湾互市贸易区也同时盛大启动,全球招商。
启动仪式上,来自朝鲜组织贸易省、外务省、国际展览社等部门,同时,国家贸促会、商务部、外交部、旅游总局和辽宁省政府及丹东市相关部门领导与丹东240万边民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国门湾互市贸易区不仅是辽宁首家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而且又地处中朝黄金边境线,因此它的正式启动意义重大。互贸区采用“互联网+互市贸易”新型模式,以国门湾互市贸易区为基础,以专业实体商铺为实体,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将互市产品进行线下实体商铺展示体验,同时建立“国门云购”综合电台实现线上全网营销,通过建立互市贸易电商产业园,打造立足国内、辐射丹东乃至东北亚的“互市贸易港”。
丹东国门湾互贸区是前几届博览会合作的重大成果,本届博览会,丹东市政府和互贸区运营单位将利用好博览会朝鲜500人代表团到华合作洽谈的大好机遇,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推动快速互贸区的繁荣,真正实现兴边富民。将充分利用好丹东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展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扩大招商,创新运营体系,使中朝边贸更加规范、有序、繁荣,促使丹东边贸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增加中朝双方边民收入,尽快把丹东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好,使其成为中朝贸易的集散地,东北亚经济的新引擎,“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入驻项目68个 纺服业集聚度达到60%
截止九月底,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今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83.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2.6亿元,同比增长19.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税收6000万元,同比增长15%。
今年以来,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紧盯建设汉江流域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开发区进入省级开发区前三甲、伙牌镇跻身全省镇域经济50强三大发展目标,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完善配套设施,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园区建设。2015年在建项目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投资总额16亿元;新投产项目7个,投资总额13.5亿元。时瑞达二期、丽鹏纺织、普新机电、新普电气、凯瑞德机电、通威机械、安佑饲料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襄棉、领华照明、腾誉机械将于今年年底投产;际华湖北生态纺织工业园、伊思佳户外服饰、鲁花四期、众利源纺织搬迁项目、众任服装、能翼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为园区发展增添了后劲。
目前,该园区已入驻项目68个,其中:纺织服装项目35个,投产纺织企业13家,在建纺织项目20个。重点纺织服装项目有:投资55亿元的际华湖北生态纺织工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新襄棉纺织项目;投资20亿元的天润纺织服装孵化园项目;投资3.8亿元的新国缘纺织项目,等等。纺织服装产业主导地位已经确立,集聚度达到60%以上。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