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大片到电视节目,从音乐演出到竞技游戏,娱乐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也形成了星光四溢的庞大经济。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到2015年底中国网民数突破6.88亿,手机网民数也攀升至6.2亿,互联网实现了对神州大地的强力渗透。在政策推动和未来良好预期驱使下,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渐次开花结果。
聚光灯下的娱乐经济,作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正借势互联网释放其新价值。娱乐经济研究的专著、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希望能从互联网的不同视角,重新审视我们这一时代娱乐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其发展动向作出大致判断。
一、新技术:拓展娱乐经济边界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进步不断突破人类想象力。数年间,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和软件应用结成了一张智慧之网,成为了新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赋予各行业以新创造力。娱乐行业更是因此站上了“科技”与“文化”的交叉点。
制作精良的电影,吞噬着巨大的计算资源,谁能使用这种资源,谁才有资格造梦般推出令人敬畏的场景。低成本、强能力、易共享的云计算,已可将渲染工作时间缩小一个数量级、成本降至1/3。小型制作团队也能达到好莱坞的制作水平。具备了创意与技巧的中国制作“军团”,有望让中国成为全球的“电影工厂”。
云计算、移动通信,让自由积累的碎片时间转化为了人们的“娱乐”盈余,带上“娱乐”去旅行已非遥不可及。VR、AR技术甫一出现,即备受关注,它不仅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是让时空转换的体验成为可能。人类的体验是“历时性”的,我们只能对时光的流失暗自慨叹,却无法把握它。而虚拟现实可以做到“共时性”,我们完全可能同幼年、青年、老年等各时段的自己、亲朋一起品味娱乐带来的不同滋味。
新技术正在拓展娱乐经济边界,真正缺乏的可能是想象力。
二、新要素:挖掘娱乐经济潜力
娱乐行业要创造极致客户体验,需要资金、设备、人力、创意的不断注入,而丰盈的“数据”生产要素,由于技术进步跃入了我们的视野。数据是事物内在秩序的可观测值,用好数据我们将像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一样,能够窥视复杂现象背后的新世界。
娱乐产品的制作,更像是在传统质朴的工匠作坊中完成,被业界认可的经验和难以言传的知识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当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看到制作人的数据决策正在走向自觉,从电子数据表格,到在线文本分析,再到数据驱动算法优化的智慧娱乐生产,其实相去不远。
通过对预售情况、社交舆情、预告片观看量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大数据已经可以对电影预期票房给出判断了,院线经理排片不再困惑、投资方用不着“下跪”求支持、观众也不再错过喜欢的片子,奔涌脉动的“活”数据,让多方实现共赢。
数据新要素已成娱乐经济潜力的挖掘利器。
三、新协作:实现娱乐经济共创
工业经济局面下,工业的技术、思维方式和组织原则渗透到了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巨头控制关键环节,不仅工业上有所体现,农业、服务业也刻上了深深烙印。“电影工业”、“音乐工业”等称谓可见一斑。
作为强调个性的娱乐业,项目制、工作室都是对巨头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对抗。信息经济局面下,平台共享输出其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小创意团体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等多种资源,与巨头站上同样高度的竞争舞台,通过与其它合作者协同创新放射出熠熠光芒。
大规模协作促进的娱乐经济共创,是产业发展主流。
四、新人类:打破娱乐经济成规
中国85、90后的年轻人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主宰。作为衣食无忧的一代人,他们更追求个性、更享受娱乐、更接受文化多元。而更显著的是,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之前几代人只不过是互联网移民。年轻一代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接受程度和依赖情况,都远远超过互联网移民。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在他们手中就像是得心应手的工具。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指出了后喻文化的深刻含义,即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晚辈学习。在互联网助力下,“后喻文化”的影响威力倍增。由于艺术教育普及率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新人类的艺术修养比其父辈强过很多,这也将带来娱乐经济产消合一趋势的加强,他们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而丝毫不显得业余。
新人类无疑打破了娱乐经济成规。适应其新需求和新供给,才能适应未来娱乐经济发展态势。
五、新领域:形成娱乐经济跨界
跨界创新而不是画地为牢,是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互联网作为一个连接了世界的体系,抹去了地区、行业间的差异,促进了各界交流。
娱乐行业一直在行业内部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上做文章。从业者也更多的是从细分行业中获得自己的一份收入。但互联网应用的兴起,极大改变了这一局面。O2O、网红现象等,又指出了一条获取收入的途径——电子商务。
网红现象反映了社会影响力的价值,通过在电商平台开店或推荐商品、导入流量,网红将影响力实现了变现。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2016年红人产业的产值预估将达到580亿元,比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还高。红人中有影视新星、也有游戏世界冠军等,他们影响了与其品味类似的消费者,从服装到食品、到游戏装备等,其专业化建议对于消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尝试的方向,随着创新深入,更多可能性将被激发出来,新领域层出不穷令娱乐经济中的跨界不断走向深入。
六、新模式:反映娱乐经济追求
互联网带来了信息加速流动,消费者更是见多识广,大批量、同质化的娱乐消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娱乐行业努力开发新商业模式,适应消费者主导时代的来临。
C2B是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中,逐渐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不是否定娱乐行业原生创意的价值,而是要结合消费需求变化拉动娱乐产品的提供。同时让消费者参与到娱乐产品的创意、推广乃至生产中来。实现C2B,显然数据要发挥重要作用。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选演员、定剧本,音乐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听众喜欢的音乐元素,游戏可以让玩家参与情节和虚拟世界设计等。
移动技术进步,让场景革命走上前台,娱乐因消费者时间、地点、心情等状态的不同而智慧化调整。新模式的开发将充分反映消费者对娱乐经济的多样化追求。
七、新关系:增强娱乐经济粘性
互联网在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就互联网可能发挥的潜力来看,也许其发展不过是刚刚开始。我们总习惯于将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相类比,虽然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却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互联网在某些方面的不同,比如互动性的体现等。
正如荷兰哲学家德·穆尔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作为观众,我们不仅乐于享受传统娱乐带来的被动愉悦,而且也乐见互动性增强带来的新娱乐形式。看电影时我们跟着情节走,而玩游戏时我们参与了情节的创作。互联网时代的影视、音乐等也将从游戏创作中汲取经验,实现在互动性内容创造上的突破。
线上互动可以借由多种方式来实现,既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也可以利用弹幕、应用内跟帖等。社交网络为广泛汲取反馈提供了通路,弹幕提供了集体再创作的窗口,而应用内跟帖(如同一首歌曲下的评论等)则创造了共鸣与争议。这些途径让创作者更熟悉消费者的偏好和认知,有利于建立紧密联系。
除了线上互动,线下互动也在发展。比如在电影院、商场、图书馆、健身房甚至飞机场等场所,经由特殊场景下的移动社交应用,促成人们线下交往和实现消费新功能。
互动性是人类渴望的需求,由此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得以确立。毫无疑问互动性将成为娱乐经济粘性增强的有力工具。
八、新市场:填充娱乐经济空白
在传统娱乐市场上,作为消费者,我们无奈地欣赏同样的电影、同样的电视节目,听同样的音乐,玩同样的游戏,而娱乐产品提供者也在赌博般希望大投入有大回报,尽管实际上很多投入都是石沉大海,那是因为技术能力上存在很严重的瓶颈。
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水平提高,特别是数据的运用,娱乐市场精细化运营也能切实落地,抓住长尾市场,同样可以带来很好的收益。如在电影市场,如果我们掌握了消费者偏好数据,经由画像,也许希望选择的消费者只在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杨浦区、广州市白云区,适合他们偏好的电影也许只要投入1000万,收益就能保证在3000万。这种精细化生产,将避免电影行业的豪赌现象,使其保持健康发展。
如在视频领域,通过机顶盒、手机应用的广泛推广,电视节目、网络视频播出的时段更灵活、受众面更广,也将使投资的变现能力显著增强。再如在音乐领域,歌星演唱会除了现场观众外,其它观众也可以待在家里面对高清电视、立体声音响和机顶盒,实时参与甚至与歌星双向互动,这种场景已部分实现,它为演唱会成本控制和收入扩大提供了新选择。
网络空间突破了地理边界,全球多样化的文化和资源更容易的汇聚在一起,因此娱乐产品与服务也会经由组合式创新,日益丰富和繁荣。可以预期:新市场的不断涌现,将逐渐填补娱乐经济空白。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