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省外浙商市场作为浙江市场的延伸,已迅速在全国扩张。据初步统计,浙江省外已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而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的70%来自浙江,每年,他们带动了约6000多亿元的浙货销售。浙江提出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实现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珠联璧合”,共同发展的新目标。
如何利用省内省外市场的网状平台,联动发展创造聚合效应,并带动浙货销天下?
中国,有县域的地方就有浙商市场
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能够实现全方位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形成无缝对接的大型市场,它在“义乌模式”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创新;金田阳光投资集团现业务涉及诸多领域,旗下威海国际商贸城正日渐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五洲国际商贸城从无锡的一个专业市场起步,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将企业做到香港上市,并在全国布点32个大型项目……随着浙江市场的发展壮大,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由浙商兴办的,以浙货经营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浙商市场,拉长了浙江区域产业的产业链,拉出了浙江产品流通新渠道。从地域分布上看,浙商市场网络已经形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省外浙商市场已逾5000多家。由南至北,由东到西,基本覆盖全国一类、二类、三类城市,凡是有县城的地方基本就有浙商市场。
2012年,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实现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珠联璧合”,共同发展的新目标。一直以“闯天下”而名扬四方的广大浙商带着资本、品牌和先进经营理念,“南征北战”、“挺进中原”、“开发西部”、“抢滩东北”、“立足边贸”,积极开辟省外市场新天地。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浙商将浙江制造及浙商精神带往全国,促进了省内和省外经济的互动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有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
从市场体量上看,省外浙商市场的规模实力超然出众。其中,金田阳光、五洲国际装饰城、港龙集团、亿丰集团投资等市场年交易额均突破百亿。在2013年“中国商品市场百强”评选中,省外浙商市场有9家入选。
反哺,省外浙商人内心的期待
“浙江要发展总部经济,浙江市场也可以走‘总部市场’之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回归工程”号召下,省外浙商市场人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回归,推动资本、人才和技术等优质要素的回流。
如现代联合集团、山东浙商商会会长章鹏飞曾向天下浙商发出倡议:“浙商应像地瓜藤那样,在外吸收阳光雨露,滋养地瓜不断长大——家乡永远是浙商的精神文化之源,情感寄托之地,反哺家乡,义不容辞。”他一个人,带着一群人,抱团回归投资已经超过了200亿元。在无锡创业并成功上市的五洲国际装饰市场、五洲国际集团苏策城董事长和苏州港龙控股集团蔡志远董事长,已分别回家乡温州、以及杭州、诸暨、海盐等地举办市场;在黑龙江办市场的浙江商会会长
自我省出台 《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后,吸引了大批省外浙商回归浙江,建设总部经济。广大浙商把浙江作为根据地,把投资地作为前哨营,形成从根据地到投资地的延伸与增援,从大本营到前哨营的辐射与回流,实现本土产业与下游市场的对接,本土产业与上游资源的对接。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会长金田管理投资集团金位海董事长目前已将集团总部落户金华。
省外浙商市场的根在浙江,浙商市场与浙江市场的关系就像心脏和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系统一样,来自外省神经末梢的大量信息如产品供求、营销动态、消费需求等,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本土。这种信息反馈促使浙江先人一步领悟到了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先人一步地感知了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迫切性,先人一步地把握了新一轮经济的各种发展机遇。正是这种信息回馈,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省外浙商市场人以地缘、亲缘、业缘为纽带,积极牵线搭桥,为省内有实力、有能力、有意愿向外拓展的专业市场推荐项目、介绍业务,帮助我省专业市场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成为联络沟通家乡政府与当地政府的一支重要力量。
合作,省内外浙江市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浙货“销天下”
作为浙江市场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省外浙商市场成为省内市场重要的“外贸窗口”、下游市场和省外终端市场。据统计,在浙商创办的5000多个省外市场中,市场70%-80%销售的产品为浙江特色产品,每年销售浙货超过6000亿元。如义乌的小商品百货、永康的五金用品、海宁的皮革制品、慈溪余姚的家电产品、中国日用品商城的塑料制品、绍兴轻纺城的轻纺物、桐乡的羊毛衫衣、织里的童装产品等,都深受全国各地商家和百姓的欢迎。
去年11月,在第八届商品市场峰会上,浙江认定了第一批19家“浙货营销中心”,为进一步拓展浙货市场、提升 “浙江制造”的市场空间开辟了新路,也获得了积极的反响。为强化省内外市场 “浙货营销中心”的建设与合作,扩大省外商品市场浙货销售渠道,发挥省外浙商市场的作用,提高浙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建立长期的省内外市场对接机制和联动发展机制,浙江省工商局、省市场协会、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决定,在“成都国际商贸城”等10家省外市场设立第二批“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当天的会上,这10家省外“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确立并获授牌。
同时,会上省外市场与省内市场签订了 《关于共同建立省内省外市场关于共同建立 “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合作协议》。《协议》明确,由省内市场组织若干个浙江产品品牌商家 (或总经销、代理),作为对接省外设有“浙货营销中心”的浙商市场的主要商户。采用建立浙货配送中心的形式或市场品牌输出、品牌连锁等多种形式与省外市场对接,也可在提供专业管理或运营团队以及人才等方面进行相互对接,以此进一步拓展浙江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发展空间。《协议》还明确省外设有“浙货营销中心”的浙商市场对省内市场或其组织的品牌商家 (厂家),给予入驻、经营等优先和优惠条件,并优先享受市场需求商品的信息,同时优先从甲方品牌商户中进货。
市场老总共议:如何抱团合力销浙货
如何运用省外市场平台引入浙商经营户并将浙货销出省外情况?如何利用回归带动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浙江经济发展作贡献?当天的座谈会上,威海国际商贸城董事长金位海、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董事长刘卫高、无锡五洲国际装饰城董事长舒策城、苏州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远、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方平、绍兴中国轻纺城总经理周俭、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董事长李兴旺、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等省内外浙商市场的老总们共聚一堂,集思广议,谋略如何进行联动,做好浙江产业的延伸。
副省长朱从玖寄语:省外浙商市场要做好纽带,把信息、资源、机会带回浙江
出席座谈会的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表示,浙商市场对浙江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接下来,对于浙江经济、浙江制造业发展,依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他强调,接下来,怎样把浙货销好依然是中心工作之一。同时,省外浙商市场还要做好桥梁纽带工作。
“希望你们把在外面知晓的信息、资源、机会多介绍到浙江来,或者直接带回来。”他表示,销浙货过程中,消费者的意见、看法特别重要,这对于浙江企业的发展,改进产品质量、营销方式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把类似的信息反馈过来,对浙江制造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朱从玖表示,今后,对浙商市场要形成一个支持体系,要让工作的安排更清晰。他还建议,浙商市场要抓住机会,合力发展,要“总结历史、面向未来”。
“传统的东西对我们仍然有启发,因此要总结它,同时要面向未来,把握住明天的市场要什么,要适应新交易方式带来的挑战。”他还希望,浙商市场能把浙商诚信、敬业、重质量、实干的精神带到各个地方。
——市场导报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