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株玉白色的千年“野茶”,通过无性繁殖,5亩、100亩……10万亩,由此改变了安吉白茶在浙江茶界的地位。如今,这个产量1300吨、产值14.5亿元的大产业,已然香飘全国、走向全球,创造了一个用商标带动产业的传奇。
据了解,此前,安吉白茶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还被国内外茶学专家学者誉为“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近日,记者特别走进白茶园,探究这个“白色传奇”背后的奥秘。
从“顶天立地”到“铺天盖地”
一个“金字塔”商标梯队
2001年,“安吉白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证明商标之后,安吉县即出台了一系列优扶政策举措和举办各类推介活动,全力推进“安吉白茶”品牌建设。记者了解到,当地除了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市著名商标和境外注册的茶叶类农产品商标进行奖励、补贴的同时,又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安吉白茶”等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
2008年,“安吉白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驰名商标认定的茶叶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了让广大白茶农户共享“安吉白茶”驰名商标品牌效应,安吉县工商局更是积极培育子商标,鼓励安吉白茶经营者注册自主商标,发展安吉白茶经营者的个性文化。
溪龙乡黄杜村茶农薛勇就是一个 “有个性”的白茶经营者。他不仅会种茶,而且会卖茶,拥有自主品牌“雅思”商标后,2007年,薛勇又将自己的商标在德国、韩国申报了国际注册,开当地茶叶类商标国际注册先河。2011年,“雅思”商标被浙江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后,我的白茶价格最高达到了3000多元一斤。”薛勇说。
这仅仅是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获悉,近年来,安吉县工商局积极培育安吉白茶“金字塔”式品牌集群,通过优质商标的“顶天立地”,推进整个产业品牌的“铺天盖地”,走出了一条农产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据统计,全县茶企业已注册茶类商标409件,并拥有驰名商标2件,浙江省著名商标7件,湖州市著名商标28件,国际注册商标35件。
日前,201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公布,显示“安吉白茶”品牌价值从2009年的17.11亿跃升至25.65亿人民币,并连续四年跻身全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在品牌建设上,安吉白茶无疑已成为国内农产品品牌运作的典范。
每一盒安吉白茶都能追溯到生产者
“母子商标”闯天下
“安吉白茶同国内许多农产品一样,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与农产品大品牌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品牌发展非常困难。”采访中,安吉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创新使用了“双商标”管理,即“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加“企业商标”,形成了“母商标”加“子商标”的管理模式,并在产业中推行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管理。
记者了解到,“母子商标”管理模式为:“母商标”用来树立品牌形象,“子商标”则用来明确生产者职责。而使用“安吉白茶”这一品牌的,必须是安吉白茶协会的会员,白茶实行统一包装,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等。对于那些没有独立品牌的中小茶农,则通过组织引导他们加入专业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商标,合作社对每个社员茶园进行分区编号管理,这样一来,就使得市场上的每一盒安吉白茶都能追溯到单一生产者。
安吉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母子商标”模式不仅完善了“安吉白茶”质量可追溯体系,有效遏制了企业、农户共用品牌造成的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而且走出了一条农产品品牌可持续发展之路,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国内茶叶界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评选为湖州农业创新典型之一。
目前,安吉统一使用“母子商标”的会员达319个,就亩均效益而言,比没有建立“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前增加了3000至5000元。
茶农们发表“北京宣言”
上下齐心护品牌
创出了品牌,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创牌难,保住品牌更难。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安吉人始终不忘呵护白茶品牌。
黄杜村大山坞牌安吉白茶,是第一个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的子品牌。公司总经理盛潮勇介绍,公司的1800亩茶园完全按照绿色有机茶标准种植,肥料是用菜饼,不施一粒化肥,喷洒的是生物农药,除草全靠人工。
此前,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中心曾经为其出具过一分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大山坞牌安吉白茶农残量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还要高。“我今年两万多斤白茶早就卖完了,最高价是每斤5000元,最低也是3000元。”盛潮勇说。
2010年10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安吉县组织宋昌美、潘元清等13位茶农走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了“北京宣言”,承诺从当天开始,安吉白茶全面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生产、加工将严格按照农业规范标准进行,并且通过包装盒上的追溯标识,一喝茶就知道是谁种的。
安吉白茶实行质量追溯体系的做法,很快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去年,农业部做出决定,将安吉作为全国首个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示范试点县。“安吉白茶质量追溯体系为全国其他农产品品牌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对提升中国农产品品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学者认为。
都说安吉“七山二水一分田”,适合种茶的山坡很多,但为防止水土流失,当地规定25度以上的山坡一律不准开垦种茶,因此全县种植极限只有10万亩,为此茶农们只能另辟蹊径,在质量提高上做文章。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已建成无公害白茶园6.23万亩,绿色食品茶园3.77万亩。
除此之外,每年春茶上市时节,安吉县工商局还会联动开展白茶证明商标保护专项行动,对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青叶、茶叶进行抽样检测,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确保上柜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协助商标所有权人开展打假维权,至今已多次赶赴宁波、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对涉嫌擅自使用安吉白茶商标进行跟踪调查和打假整治,切实维护安吉白茶品牌形象,保障了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导报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