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新闻 > 杂志专栏 > 总120期 >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2014-07-23 09:44:58   浙商市场协会
 省内新闻

浙江注册登记新政满月:公司注册数同比增5

浙江自3月起在全省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设立公司的门槛和创业成本,工商登记注册进一步便利化。目前改革新政实施已满月,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新政激发了市场新活力,群众创业热情空前高涨,新政效应已经显现。

据统计,3月份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登记市场主体7.4万户,比未实施新政的前一个月净增3.8万户,环比增幅达到115%,增长了1倍多。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净增1.5万户,同比增幅达到了25.4%。从市场主体的组织类型看,市场主体结构得到有效改善,3月份全省企业数量特别是公司制企业的注册量迅速增长,共新注册各类企业2.4万户,同比增长55.5%

第十届动漫节吸金超138亿元 创造了多项历史之最

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共吸引了7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602家中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136.2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其中主会场41.5万人次;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285个,涉及金额112.4亿元,现场实际成交和消费涉及金额26.2亿元,总计138.6亿元。

此次动漫节,不论是办展规模、参加人数,还是交易金额、节展效益都很有亮点,创造了很多历史之最。

首先是参与的国家地区和企业机构数量都创下了历届之最。大家熟悉的美国迪士尼、皮克斯、尼克儿童频道、日本集英社和世界动画协会、俄罗斯动画电影联盟等国外知名企业、权威机构纷纷亮相,还有国内的20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0余个城市组团和奥飞文化、中南卡通、深圳华强、完美时空等动漫游戏龙头企业均来设展,就连西藏自治区也派出代表团来到杭州,第一次实现祖国大陆所有省市区的全覆盖。

此外,在动漫节上举行的“金猴奖”大赛共收到国内外参赛作品738件,覆盖四大洲22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国家数量创历届新高;“天眼杯”国际少儿漫画大赛共收到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万件作品,其中涉外作品达1860件,为历届之最。一直受到漫友们广为推崇的COSPLAY超级盛典,也吸引了境内外700多支团队参赛,参与人数达4万多人,创下了历届参赛团队和人数之最。

当然,最热情的还属来自各地的游客,动漫彩车巡游吸引10多万人次驻足观看,五一当天更是吸引了15.5万人次到白马湖和动漫人物亲密接触,截至昨天,共有136.2万人次参与了动漫节的各项活动。

杭州商会仲裁院昨成立

在全国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仲裁和商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昨天,杭州商会仲裁院正式成立,这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条化解纠纷的快捷通道。据了解,杭州商会仲裁院由杭州仲裁委员会和杭州市总商会联合组建,为仲裁委员会内设机构,由组建单位共同管理。

仲裁是与法院诉讼并行的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法律途径,同诉讼相比较,仲裁有独特的优势。杭州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杭州商会仲裁院院长赵亮分析道,仲裁具有自愿性、效率性、保密性、专业性、经济性、友好性、执行性、可预见性、灵活性九大特性。谈及效率,他说:“最慢的三个月,最快的只有两天,上午立案,下午开庭,第二天结案。”而效率恰恰是众多企业最关心的一点。

温州商会产业规模达万亿

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共建立212家异地温州商会,共覆盖数万家来自温州的企业,产业规模近万亿元。170多万温州人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创办了500多个商品交易市场,拥有40多万个营销网点,年销售产品达6650亿元。还有60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走南闯北的温州商人,在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温州商会,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温州商会。目前,温州全市有各种商会(协会)3000多家,仅温州市经贸委直管的行业商会(协会)就有80多个,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

湖州国际商会把“湖字号”产品推介世界

企业如何走出去找寻更多发展机会?从湖州国际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今年市国际商会将拓展非洲和中南美洲市场等新兴市场,把湖州产品推介到世界各地。“参加商展,可以让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合作机会。 ”据市国际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国际商会已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香港秋冬时装展、德国汉诺威国际地材展等,让我市多家“湖字号”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近期及今年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也有10多个国内外展会在组织招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友城”的经贸交流,湖州现有友好城市27个,其中市本级10个。今年,湖州国际商会将不断拓展境外尤其是我市友好城市的商协会关系网络,到年底,建立起联得上、用得着、肯合作的紧密型合作商协会达到10家以上,促进湖州企业与对方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湖州市三个县被列入全省四大茶叶优势区域

近日,省农业厅出台《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我省将建成龙井茶、浙北白茶、浙南早茶、浙西生态茶等四个茶叶优势区域。其中,湖州市安吉、长兴、德清县将成为浙北白茶重点优势区域。

近年来,湖州市各级农业部门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茶叶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据统计,2013年底,全市茶园面积28.18万亩(其中白茶栽种面积达到16.8万亩,占59.62%),占全省茶叶面积的十分之一,比2008年增15.92%;产茶1.25万吨,产值21.29亿元,占全省茶叶产值的七分之一,比2008年增115.49%

浙商捐款10亿推“五水共治”

浙江省委、省政府去年作出全面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重大决策,浙江省工商联发挥自身组织独特优势,在浙江省工商联系统深入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引导浙商通过四种方式参与治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10,共引导609家会员企业(商会)参与治水,捐款10.3545亿元,结对共建村129个,为推进“五水共治”和建设美丽浙江作出了贡献。

温州:打造千亿电气产业的信心与底气

千亿产业,这个温州为之奋斗已久的产业“珠峰”,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来自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种子选手”,多年来始终坚守实业、固本强基,向着千亿元大关不断发起冲刺。今年,电气产业有望脱颖而出,率先问鼎产值千亿元的高峰。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去年电气产业规上规下总产值已达900亿元,按照近年来年均10%以上的增速估算,突破千亿元大关指日可待!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风向标的温州,从经济高速增长状态切换至“软着陆”后,正在着力探寻稳健增长的发展路径。跳出低小散的低端桎梏,舞动产业集群的“龙头”活力,迸发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或将使温州实体经济脱胎换骨,更上层楼。

杭州亿元市场达187个 去年实现成交额3796.85亿元

杭州市统计局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市的亿元商品交易市场已经达到187个,呈现规模继续扩大、成交稳中有升的态势,而部分市场受房地产的影响已经初现。

记者从杭州市统计局了解到,去年末,全市共有亿元市场187个,比2012年末增加1个,出租摊位由2012年末的9.18万个增加到9.23万个,增长0.5%;全年实现成交额3796.85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2012年提高5.8个百分点。亿元市场数量、规模较上年继续平稳扩大,商品成交额稳中有升。从市场交易情况看,在纳入统计有成交额的21类商品中有15类实现了增长。

温州鹿城将打造“温州汽配特色街区

在南塘文化风情街延伸段,鹿城区将依托南汇汽配商场的基础优势,打造一个“温州汽配特色街区”。日前,温州鹿城商务局、南汇街道已经组织人员对南汇汽配商场的市场定位、经营特色、服务配套等方面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对“温州汽配特色街区”的详细布局和执行方案。

温州汽配特色街区预计今年年底全部改造完成,目标成为七级以上的特色街区。目前已经启动招商的一共有7000多平方米的商铺面积(预计60多个铺位),面向汽车配件、配饰、汽车美容、汽车快修、汽车改装、电子导航等商家招商。该市场采用独立租赁合同,合同期最长达8年,可免转让费,有经营贷款支持。

首届国家级电商博览会410开幕

为期三天的2014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于410在义乌开幕。

博览会设国际标准展位1620个,展览面积达40000平方米。设电子商务平台展区、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展区等,展馆现场集中展示国内外最新电子商务研发和应用成果、最新技术等。

作为首届国家级的电商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eBay、百度、京东商城等国内外电商知名平台、电商服务企业、软件服务商。

另外,2014中国(义乌)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也在义乌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同期举办。

浙商回归

177个浙商回归项目落地宁波

来自宁波市经合办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宁波市浙商回归项目引进迎来“开门红”,全市浙商回归引进项目177个,实际到位资金119.99亿元,同比增长67.58%,超过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一。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强化质量效益导向,着力推进产业招商,大力实施招大引强选优,重大项目引进态势良好。今年前3个月,全市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以上的浙商回归引进项目28个,到位资金86.72亿元。总投资55亿元的宁波银泰MALL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余姚国际模具城项目和总投资10.2亿元的年产1万吨合金项目等在加紧建设。大众年产30万辆汽车二期项目也已正式签约,将于6月开工建设。

浙商回归重大项目的引进,将有力地推动宁波市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各地重点瞄准央企、国内500强、民营百强企业,大力强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高端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在浙商回归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类等项目53个,实际到位资金53.49亿元。

各地在大力招引浙商产业项目回归的同时,积极引进股权投资基金、类金融项目,着力推进企业的增资扩股、兼并收购、企业上市,通过项目与资本的对接,强化浙商资本回归。今年13月,浙商资本回归资金24.61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20.51%,其中包括宁波群友光电2.08亿元的增资项目、注册资本1.7亿元的东银租赁项目、注册资本3708万元的瑞海设备租赁项目、注册资本4218万元的嘉诚汇金合伙项目等。

嘉兴港区唱好浙商回归发展“重头戏”

过去一年来,“浙商回归”一词在港区大地上持续发酵、升温。2013年,嘉兴港区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1.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7%;引进重大项目9项,其中重大产业项目8项。

根据《规划》,到2015年,港区引进浙商回归和央企投资到位资金30亿元,3年内引进总部型经济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25个以上,到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达到65%以上。

浙商回归迎来开门红 3月份落地建設42個項目

3月底,投资8亿元的装备制造回归创业园项目在台州市椒江区开工建设。同时一批超亿元浙商投资项目正在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火热建设中,我省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工作迎来“开门红”。

据介绍,仅3月份,全省就有42个浙商回归项目集中开工,涉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仓储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科技、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投资372.53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达8.87亿元。

总投资1.8亿元的浙江敦奴时装文化园一期项目工地一派忙碌景象。该项目是海宁市浙商回归重大产业项目,短短两个月内就完成从项目准入到确定施工单位等一系列环节,创造了“海宁速度”

省外市场

鹤壁豫北国际商贸城入驻山城区

鹤壁豫北国际商贸城项目入驻签约仪式在山城区多功能会议室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由浙江科来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据悉,鹤壁豫北国际商贸城项目位于山城区石林新城,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将于1020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2月底竣工,全部项目将于201612月底完成。

鹤壁豫北国际商贸城将建设一座建材家居大市场和一座汽车汽配大市场,项目涵盖装饰建材、家居家纺、灯饰、五金电器、石材板材、木制品、汽车交易、机电、汽配、农机、农资、数码电脑及小商品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批发、零售、订货、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仓储、物流、运输、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大型综合商贸城。届时,鹤壁豫北国际商贸城将成为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市场之一。

全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全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项目开工建设。这是该县实施“引商兴工”发展战略中搭建的造福全县人民的又一经济发展重大项目。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建设展示交易区(市场)标准商铺2500个,商务贸易区40-80平方米的租赁单位100个,精品购物区80-150平方米租赁单位80个,物流配送、餐饮、娱乐服务200-2000平方米租赁单位5个及星级酒店和商务公寓。建成后,全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将以时尚特色的中小型商品批发为主、专卖为辅的集汇和交易市场,涵盖小百货、服装、鞋帽、日化用品、文体用品、小家电、小五金、饰品、皮具箱包、厨卫和装饰材料等商品类别,商品种类达数万种;将成为桂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齐全、高起点、专业化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带动桂北地区服务行业、物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全方位发展。

永昌县最大蔬菜批发市场投入运营

经过1年多的建设,由永昌县正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承建的正安蔬菜批发市场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目前永昌县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正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80亩,地处永昌县东关大道入口处,紧邻连霍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市场总投资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现已建成2万吨恒温库、1万吨冷库,蔬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肉禽交易区2万平方米,共600个标准摊位,硬化地坪面积8万平方米。市场主要从事蔬菜收购、运销、存储、交易等业务,日交易蔬菜可达500吨,从业人员280多人,年蔬菜交易量占全市蔬菜产量的40%以上。

市场现已建成电子结算中心、电子信息发布中心、治安消防中心、电子监控系统、电子计量系统、大型停车场等附属设施。201210月,又引进了净菜加工生产线、尾菜处理生产线,并成立了专门的物流公司,采取统一采购、源头采购的模式,形成品种、价格、数量、质量上的突出优势,为企业、学校、餐饮服务单位和其他客户配送所需的蔬菜、肉禽蛋、豆制品、主副食品等。同时,市场实施农超对接项目,建有自主经营的蔬菜便民店。

广州加快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日前,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现场动员会日前举行。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以及行业组织协同作用,加快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广州目前约有1000家专业市场, 85%集中在都会区,越秀、荔湾、海珠、白云各分布100个以上,且单体面积小,都在5万平方米以下,全市专业批发市场占据19平方公里左右的宝贵土地,都在主城区,带来了人口、交通等诸多问题,给城市形象、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据了解,广州市目前已制订了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方案,解决思路包括确定15家典型示范市场,发挥带头效应,引导其他市场进行转型升级;强化物流和商贸的分离,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专业物流机构、物流企业为市场提供服务。

大连獐子岛打造国际一流冷链物流服务运营平台

近日,大连獐子岛中央冷藏物流项目落成开业,将助推獐子岛集团实施“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流通”的战略,全面打造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可追溯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运营平台。

大连是中国乃至东北亚重要的水产品产地及加工、贸易基地。目前,大连每年冷冻水产品进出口量和冷库的存储能力存在较大缺口,制约了大连对国际水产品流通的辐射能力。为解决这一“瓶颈”,201189,獐子岛集团与日本中央鱼类株式会社、报水株式会社共同签署协议建设獐子岛中央冷藏物流项目;201289,獐子岛中央冷藏物流项目正式奠基开工建设。

此次落成的一期现代化冷库位于大连保税港区内、毗邻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和疏港高速公路,占地面积5.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3万平方米,共计6层,每层22400平方米库间,温度-25,总存储能力5万吨,并配套建设1万平方米冷藏集装箱堆场。通过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和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獐子岛中央冷藏不仅可以高品质的储存冷冻水产品及肉类产品,同时也将有效对接、拓展国内与国际市场,搭建起中国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