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经济开局平稳、稳中有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但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形势复杂性、严峻性在增加。无论各级政府还是众多企业,正围绕转型升级,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转型升级有实招”专栏,报道各类行之有效的转型升级新举措、新经验。
“老公老婆说了算,亲戚朋友一大帮”,为数众多的传统家族化管理企业,阻碍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浙江将加速“规改股”进程,计划今后4年,完成2000家规上企业股改,同时推动其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现2000亿元资本市场融资目标。
这是记者从
家族管理难做大
近年来,个别出现风险的规上企业,基本都存在家族化管理严重、股东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产负债率偏高等问题。“从根本上看,这些问题都与公司制改造不彻底、股份制固有的功能性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直接相关。”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说。
据统计,我省目前有规上企业32000余家,其中股份公司只有2600家。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了全省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生产力布局分散以及落后产能过剩和创新能力不强等矛盾和问题。
“‘规改股’旨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丁敏哲说,今年计划完成新增股改企业350家、帮助股份制企业到股交中心成长板挂牌15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0家,实现融资500亿元。
股改甜头初品尝
实际上,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受益于“规改股”。刚启动第二轮定向增资的温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改不到一年就已经品尝到股改的好处。该公司负责人说,自去年8月完成股改后,去年10月21日挂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成为温州2013年首家挂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的企业,11月完成首轮定向增资,募集资金200多万元,顺利并购全国餐具电商龙头品牌“格莱克”。
通过股改,许多企业实现增量资本金注入,有效改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运作,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与冲击,促进企业稳健经营,提升抗风险能力。股改后的杭州德联科技公司顺利登陆新三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企业实体经营转好,底子厚了,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据测算,我省2010年、2011年新上市的87家企业,平均每家融资11亿元,再加上1:1的信贷放大或债券融资,则可以实现1840亿元的有效投资。
政策帮扶促股改
据了解,股改后管理不再实行家族制、财务成本可能会增加,许多企业主担心不适应各项要求,心存顾虑。对此,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解释说,“股改并非拔苗助长,不仅着眼于企业股改数量,更注重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升级管理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发展一批较大规模、较强实力的骨干企业。”
此外,在推进企业股改过程中,各地政府部门也在探索配置要素的科学方法,实施差别化行政定价和差别化税收等政策手段,吸引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主动进行股改。
企业股改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为支持企业股改,温岭在奖励方面,对于成功改制的规上企业奖励10万元;在土地方面,股改企业利用已有土地和厂房兴办服务业,需要改变土地用途,可采取协议方式处置。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企业给予直接奖励以外,还通过采取贴息、担保费补贴、中介费用补贴和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目前,该区共有26家企业被列为市上市培育对象,非上市股份公司达到63家。
■ 点金
股改催生浙江经济升级版浙江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在稳中有进的同时,也面临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市场竞争已从原子式的自由竞争转变为全球化背景下以龙头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全面竞争,而企业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生产力布局分散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难以有效地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浙江经济原来的增长模式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并存的“投资驱动型快速增长经济”,长期高负债经营会使得企业在经济下行期的经营风险不断暴露。
因此,迫切需要提升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要培育一大批处于细分市场领先地位、积极从事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够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骨干企业,同时解决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对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而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和挂牌等手段使其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继而实现骨干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明显跃升就成为推动经济升级的“阿基米德支点”。
从微观层面讲,股份制改造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已经为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一再证实。退一步说,哪怕个别企业家缺乏长远眼光,只顾解决企业当前所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也应该沉下心来,优先考虑实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因为股改是引入权益资本的“源头活水”,降低自身负债率的前提条件。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财务透明这三点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而通过股改实现增量资本金注入,能有效改善公司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运作,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与冲击,提升抗风险能力。
从宏观层面看,股份制改造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我省直接融资比重,有效解决浙江经济长期存在的“两多两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层次的引领和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从温岭、上虞、滨江等地方的经验来看,哪里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哪里的上市公司和优质企业就多,哪里的经济增长就持续健康。有了扎实可靠的企业主体做基础,再配以PE、VC等专业机构带来的增量资金和管理,加上主板、“新三板”、区域性资本市场以及当前方兴未艾的私募市场这些金融基础设施,就能够起到合作共享、互动双赢的效果。因此,股改工作一手连接实体经济,一手连接资本市场,其作用十分重要。股改工作做好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这盘棋就满盘皆活。
从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和浙江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金融改革如火如荼,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约束正不断减弱,这些都为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挂牌、发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所面临的局部性、暂时性的困难又倒逼企业认识到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造、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才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再加上地方政府真金白银地拿出优惠政策的大力引导,“新三板”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又针对中小企业特征为其度身定制了上市挂牌等标准,上述合力使得浙江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工作正逢其时。
最后想说的是,浙江的企业家从来不乏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只要股份制改造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工作,目标明确、环境完善、激励到位,企业家个个都能成为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
浙江日报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