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作为余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余姚市全市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所谓“市场兴、百业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代商品流通业态的出现等冲击着我市传统专业市场的生存空间,部分市场出现地位弱化、功能萎缩的现象,必须主动寻求创新,重新定位,转型成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市场。
一、余姚市专业市场现状及发展特点
(一)余姚市专业市场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中包括网上交易市场在内的专业市场共有25家(不包含农贸市场),其中属于集体性质市场4家、民营性质市场15家、国有性质市场6家;2013年专业市场总交易额为1081亿元(其中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430亿元),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16家,十亿元以上市场6家,分别为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中国塑料城、中国模具城、中国裘皮城、江南水暖城和有色金属材料城(其中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中国塑料城年成交额已超百亿),上述6家市场的经营户共计9270户,总交易额达1046亿元,占全市专业市场总交易额的96.7%。
市场类型分布如下表:
市场类型 |
市场数量(家) |
百分比(%) |
年交易额(亿元) |
百分比(%) |
生产资料市场 |
16 |
64 |
1044 |
96.5 |
消费品市场 |
9 |
36 |
37 |
3.5 |
(二)余姚市专业市场发展特点
1、龙头市场地位日益巩固。中国塑料城2013年市场交易额508亿元,总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经营户2343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塑料原料销售、塑料信息发布、塑料会展、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塑料制品及其他辅助材料于一体的专业生产资料市场;中国模具城年交易额60.9亿元,总营业面积58.
2、市场业态功能创新发展。余姚市依托中国塑料城、中国模具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三城联动优势,以中国塑料城转型升级、模具城整合提升为突破,加快塑料城中央商务区、改性塑料交易区、物流仓储区等大型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个以市场交易为主业,以物流、会展、商务等产业为支撑,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集聚区。另外,依托裘皮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中国裘皮城二期、三期项目的开发建设,整合提升周边零散裘皮服装加工区,逐步形成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裘皮市场交易集聚区。
3、市场产业特色明显增强。塑料行业、模具行业、裘皮加工行业、水暖行业等呈现出专业市场导向性,余姚被评为中?国?塑?料?模?具?制?造?基?地?,模具城内精密模具产业园成为省级特色品牌园区基地,余姚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塑料原料及水貂皮集散地。目前中国塑料城经营的塑料品种有近万种,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涉塑行业对塑料原料的需求,全市从事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塑料制品及其他辅助材料制造加工的企业近万家,产品远销国内外;模具城内有经营户1311家,集中了余姚市一半以上的模具制造及加工配套相关企业,集聚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余姚裘皮城所处的“裘皮一条街”集聚了全市从事裘皮加工的1100余家企业,在329国道朗霞段两侧形成了近千米长的裘皮交易区,已成为宁波市特色产业之一;依托江南水暖城,目前陆埠镇从事经营水暖设备及其配件的企业已有400余家,个体工商户900余家,生产产品主要供给国内企业及出口欧美等国家,已成为陆埠的传统支柱行业。
4、市场经营行业覆盖广泛。我市专业市场覆盖多个行业,包括塑料、模具、旧机动车、水暖洁具、服装、建筑装饰材料、食品、家具、家居用品、汽车及配件、文化用品、有色金属、木材等,基本覆盖主要产业和日常生活领域。
二、余姚市专业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余姚专业市场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制约市场后续发展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一)内外竞争激烈
目前,余姚市专业市场群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双层竞争,资源整合度低。
对外来说,一方面,经济发展驱使模具、裘皮、金属材料等行业分工细化,模块化格局日益明显,成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行业规范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市场必须通过转型升级适应外部环境要求,且近年来货币流通性趋紧、通胀压力日增、塑料原料等行业外贸需求萎缩,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周边省市不断成立自己的专业市场瓜分行业蛋糕,同质市场竞争导致销售额不断下降,例如中国裘皮城受到附近上虞、海宁等市及其他省市同类市场的冲击较为明显,中国塑料城由于省外一些化工交易市场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也面临着市场集聚力下降、招商难度加大的处境。
从内部来说,调研不足、盲目招商、借势敛地造成余姚市部分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经营同一类型商品的现象,导致本地行业内无序竞争增多。例如全市范围内经营家具的有包括泰达美家家居广场、浙东家居装饰市场、九隆装饰材料市场、新天地家私、国景家私、大江南家私等3家市场及3家大型家具销售企业,导致同质市场恶意竞争。目前红星美凯龙也已在我市招商,部分商业地产借市场项目之名,实质上开发房地产,埋下群体性纠纷隐患,市场难以规模化发展,极大地浪费社会资源。
(二)品牌塑造贫乏
余姚市一些市场的市场品牌、市场商品品牌缺乏科学的品牌战略规划。从长远发展看,专业市场必须提高市场的产品质量,才能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形象;必须拥有品牌商品、品牌商家资源入驻的支撑,才能增强市场的生命力。品牌催生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品质发展带动市场提升。
目前,余姚市的一些专业市场如裘皮城、江南水暖城内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贴牌现象,品牌开发能力不强,品牌附加值低,“贴牌”的生产模式弊端凸现,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应变能力,市场个性化特征不强,在竞争中不能占据有效优势。裘皮城内390家经营户仅有8家企业,其余382家均为个体工商业,注册资本在50万以上的仅有6家,仅占经营户总数的1.54%,经营户主要以低级来料加工为主,作业方式手工为主。近年来涌现的意达皮毛、乔士皮草、兽王皮草等品牌附加值后劲不足,还未能成功形成品牌引导效果,高端服饰设计领域严重欠缺,相关的品牌引导和经营模式升级缺乏专业人才、操作平台。
(三)转型升级困难
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受硬件条件、软件管理条件、利益多元化制约。
硬件上,余姚市大部分专业市场建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最早的专业市场成立于1992年,市场硬件设施陈旧,消防安全设施不到位,受地理位置制约市场规模难以发展,拆迁成本或者搬迁成本过高,市财政无法支持,市场配套及环境规范难以落实,招商引资外部形象不足。如五金城等很多专业市场配套不完善,场内功能区分布不明,装卸货不够方便,专业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大多数专业市场还停留在经营主体以个体户为主,经营方式以现金、现货交易为主的传统集贸市场形态,信息、网络等体系方面建设尤为薄弱。
管理上,市场管理模式落后,经营层次不高。余姚市有不少专业市场仍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面,市场分租成众多摊位,只要交纳租金和管理费就可以经营,市场摊位布局杂乱、经营环境较差,不文明、不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如一些乡镇消费品市场因摊位杂乱、经营落后等原因始终摆脱不了低水平、低档次的经营现状,颐高数码城更是因过分追求利益,将市场分租成过多摊位,且疏于管理,最终导致经营混乱,于日前停业关闭。有些市场即使在管理上为市场内经营户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和外部环境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近年来模具产业产品继续向着更加大型、精密、复杂的方向发展,模具生产继续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精细。而目前余姚模具城产品与发达国家还有10年-15年差距,仍以中低档为主,中高档模具的自配率只占60%左右,很多高档精密、复杂模具仍依赖进口,模具商品化率只有60%左右,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也只有50%左右。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力量薄弱,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无论是技术、设备、人才、生产能力,都缺乏发展后劲。模具城内模具制造及相关企业300余家,个体工商户却有近900家,大多数经营户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行业建设缺乏领头羊,市场管理方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国内乃至世界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信息汇总和更新、模具产业趋势预测、企业发展规划建议平台。
利益分配上,余姚市专业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部分开发商直接将市场建设等同于房地产开发,将大部分甚至全部商铺进行出售,如汽配城、姚北金属材料市场、南门副食品市场、五金汽配市场等商位产权基本私有化,市场举办者无摊位产权,对市场内经营户不能有效实现品质控制,管理手段比较薄弱,缺乏较好的赢利模式,不能实现自我造血机制,不能依靠自身做大做强,这些市场都面临着提升发展缓慢或者市场经营呈下降趋势的困境。
(四)市场有场无市
新市场建设前期调研不足。近几年才建成的余姚市有色金属材料城、灯具城等市场在建造之初都定位为全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相关领域专业市场,但建成之后入场的经营户却不多,空置率相当高。灯具城目前已关门歇业。有色金属材料城自2012年开业至今,登记的经营金属材料的经营户有64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万及以下的有48家,占75%。64家企业中2012年度年检上报无销售额企业27家,占总数的42.19%,销售额100万以上企业20家,仅占总数的31.25%。不单登记企业少,规模小,销售额低,真正进驻市场的更是只有几家经营户。单纯靠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来的外来企业长期不开门面,只通过户头开票以达到降低税费的目的,造成了众多“虚假入驻”企业。而当初自发形成的新建北路、子陵路一带的经营户生意依旧红火。虽然为拉动市场,举办者采取了对进场经营户免租金及管理费等优惠政策,但时隔2年仍然有场无市。其原因一是市场商铺有相当大的部分被投资炒房客买下而没有实际经营;二是市场离市区较远,且政府没有具吸引力的政策倾斜,很难吸引城区老经营户入场经营;三是其他地区如宁波梅山保税区以更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吸引省外大型有色金属企业入驻,一些在余姚经营的企业同时也在该地注册公司,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
税收、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中国塑料城在余姚专业市场中算是比较成熟的市场,市场开办早,科研、网络平台建立全面,聚众性占优势。但近几年来,塑料城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市场粗放规模发展阶段初步完成,市场内经营户增长缓慢,销售额增速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1年余姚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政策意见》,安排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塑料城转型发展,主要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投入科研,如“当年纳税申报营业额达到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15亿元、20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40万元奖励”。根据塑料城企业2012年上报的年检材料,当年塑料城2116家企业销售额达到1亿以上的有63家,其中1-3亿的41家。可以得到奖励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2.98%,奖励档次在最低档以外的企业仅占1.04%。政策奖励更多体现的是“锦上添花”的效果。相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而言,没有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地方税收优惠也是微乎其微,如何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阶段安然度过难关已经是一大头痛事,更不要说企业有所发展了。
政策引导、支持欠缺。从大方向上的政策支持来说,以塑料城为例,宁波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且在
三、推进余姚专业市场提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余姚作为市场强市,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线,注重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推进发展,注重市场管理与市场功能提升发展,注重市场集群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注重特色培育与创树品牌协调发展,注重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融合发展。到2017年,力争全市实体市场商品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网上市场商品交易额超过600亿元。培育百亿市场4家,五十亿市场2家,十亿市场2家,建成1个与现代产业集群互促共进的现代商品交易市场集群。
(一)科学布局定位,做强规划支撑。专业市场发展至今,众多同质化市场争吃一块蛋糕,使专业市场的经营成本提高,而利润却在下降。因此必须进行竞争成本管理,而政府的统一规划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要根据余姚市“十二五”规划,综合运用建设项目立项、市场用地审批、市场基础设施标准、市场名称登记等措施,为全市专业市场发展提供科学规划和指导。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服务半径等因素,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市场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衔接。新建专业市场实行备案制、论证制,防止以举办市场为名搞房地产开发,严格控制统一经济区域内的市场重复建设,注重差异化匹配,增强结构性优势。对现有市场,如塑料城,要谨慎定位,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先不急于扩张地盘,增加经营成本,先提升软实力,将现有市场做强做规范,帮助市场内经营户创新经营理念,打好诚信这张牌,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制定扶持举措,做强政策支撑。专业市场在发展中需要政府在政策、交通、配套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这些支持是市场手段替代不了的。另外,专业市场的生存也常常受到城市发展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政策扶持,设立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奖励、补助符合市场布局规划、带动产业发展明显、运作规范的新建市场,实施改造提升项目的省重点市场,开展星级市场创建的专业市场,以及网上交易平台建设等等。针对省重点市场、重点培育市场、区域性重点市场出台新的“一场一策”,在市场改造提升、配套设施建设、信贷、举办会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塑料城可继续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成立新建公司扶持机制,避免新公司运作不良“集体退市”现象;裘皮城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引进专业人才进行品牌运作;金属材料城在税收优惠、招商引资基础上要想法剔除市场水分,对一定时期内不经营门面要采取措施;模具城可通过政府提供模具技术提升免费培训等培养高水准模具设计、加工人才,定期向市场内经营户发放模具行业最新资讯材料,条件成熟时可建设自己的模具信息发布、交易平台。
(三)提升品牌效应,做强品牌支撑。塑造市场品牌和市场形象是专业市场的核心价值之一。专业市场要想在竞争的环境下做好做大做强,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因此要把市场品牌培育纳入全市品牌战略范畴,引导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化的品牌市场,提高市场商品品牌率。推进专业市场品牌工作指导站和品牌基地建设,有计划、有层次地帮助市场举办单位、市场经营企业注册商标、申报驰著名商标。鼓励市场引进大集团、大公司、品牌代理等上规模、上档次的经营主体驻场经营,发展总经销、总代理、企业直销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专业市场层次,提升市场整体的经营水平。对塑料城、裘皮城等引进、自创品牌并达到一定销售额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投入资本。
(四)引导功能创新,做强管理支撑。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市场已经是商品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结合具有扩展市场辐射范围、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物流业发展等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网上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优势互动,并逐步向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完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大力开展“诚信市场”、“诚信经营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经营户”等创建活动,指导和帮助市场举办单位、市场经营者积累信用资产。以创建星级市场为抓手,改造市场软硬件设施,通过改善市场硬件设施与配备相关软件,提升专业市场形象。
(五)统一服务监管,做强体制支撑。依托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市场建设培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市场建设、培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为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提供企业登记、商标注册、法律服务、信息服务、无形资产积累等服务,共同推进市场结构的调整、转型、创新和提升。加快发展与专业市场体系相关的各类行业组织,加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功能转换,增强桥梁和纽带作用,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对会员的协调、服务、监督,强化行业自律,更好地发挥其在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市场摊位设置审批程序到位,规范专业市场行业准入,对于不符合市场业态的经营类型不予准入登记,保持市场的整体形象,确保管理到位,避免市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乱设摊位挤占公共服务区域现象发生。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