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探讨 > 诸暨市农贸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诸暨市农贸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07-03 10:07:44   诸暨市场监督局璜山分局

农贸市场在促进城镇的商贸流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农贸市场发展当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市农贸市场的长效发展。

一、我市农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布点布局不够合理

受城镇建设、拆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市城区农贸市场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如擂鼓山、城市广场、十里牌原有农贸市场都易作他用。农贸市场数量减少的同时,人口却越来越多,导致农贸市场布点出现真空地带,部分社区居民感到买菜极不方便。目前,正规经营的农贸市场主要分布在老菜市场,而新区域农贸市场数量不足。以璜山镇为例,整个璜山镇比较上规模的菜市场只有位于上市村的老菜场,与太子龙等大型社区的距离较远;又如城区滨江中路、滨江南路、苎萝东路、艮塔东路几条路所围成的城市广场附近一带区域,居民买菜,要么就过江到南门菜场,要么到城东菜场、东湖市场或新世纪市场,路程都比较远。而围绕迎宾路新建的住宅楼群区块,尚未见有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布点布局不尽合理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促使马路市场的诞生。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城区(二环线以内)共有20个社区,51000多户住户,135000多人口(不包括城中村及外来人员),有大小不一的零售批发农贸市场24个,其中比较上规模的农贸市场7个,其余17个均为不规范的菜场。这些菜场大多是居民图便利,由小商贩自发设摊形成的,以架空层房子和露天营业为主,分布在比较偏离主要农贸市场的社区内,包括陶朱路、苎萝三村等马路市场。这些菜场经营方式较散乱、规模也较小,经营时间集中在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更令人担忧的是,像老鹰山、苎萝三村等马路市场,由于时段性人流量大,秩序往往比较混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又因社会民生等问题,相关部门管理起来也颇为困难。

(二)环境亟待改善

部分农贸市场由于内部设施、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市场内部积水、排污不畅,加上摊位分类、分隔等方面的不合理,管理规范上的不足等,使得市场内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菜市场,脏乱差现象更为突出,成为阻碍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星级农贸市场、放心市场创建的一个软肋。

此外,如今开车购物已经成为平常事,但大部分农贸市场建成时间较早,其后,虽不乏改造扩建等措施加以改善,但鉴于场地所限,在外部环境的配套问题上并不能跟上市民的需求。目前城区及乡镇原农贸市场的外部都没有相配套的停车场地,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在闹市区及部分乡镇的农贸市场外造成的矛盾更为明显,如城东农贸市场、应店街农贸市场,因停车难而造成乱停车、居民纠纷问题,在农贸市场附近已经司空见惯。

(三)价格战制约市场提升

农贸市场环境、距离远近等因素虽然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菜价问题。零售菜市场与批发市场之间存在的价格差,正规农贸市场与马路市场间也存在价格差,这都给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带来一定困难。

据了解,城区农贸市场目前的批零差价平均在50%左右,摊位费、管理费、税费等构成了主要的价格上升因素。位于暨阳街道环城北路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本是批发市场,但一些会过日子的人们会自行“舍近求远”去那里拎回蔬菜,为的就是价格便宜。一些马路市场、露天市场,经过与管理部门的多年“博弈”,还是显示着其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一是没了摊位费、管理费,菜价水平低;二是本地菜农多,肉菜新鲜;三是个别区域未设农贸市场,居民大多选择就近临时马路摊点选购。其中,价格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要科学规划网点

要立足长远做好统筹规划,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新建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淘汰一批与市政及乡镇建设不相符的陈旧农贸市场。

一方面,科学规划新建设农贸市场。把新建农贸市场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把农贸市场改造与卫生城市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确保规划不落后,不重复建设,科学布局,促进城市及中心集镇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全面开展现有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步伐。我市近年来以参加省级文明示范农贸市场、星级农贸市场和放心农贸市场建设评比的方式加快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的改造步伐和软件服务功能的提升。要不断完善市场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顶棚改造、储藏保鲜设施完善,促进生活服务设施、污水处理及卫生保洁等设施建设和完善,加强农副产品抽检项目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同时,把粮油、食品、饮料等食品类经营和服装、鞋帽等日用品经营进行分区,并将食品类细分生鲜、豆制品、冷冻水产等,禽类经营单独设置区域并配套禽流感防护设施,严格执行《诸暨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借鉴大型生活超市的功能定位和布局方式,让农贸市场布局合理,秩序井然,消费安全,进一步敢想“农改超”计划。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投入是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关键。应当突破单方面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瓶颈,进一步探索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推动的市场建设和改造新模式,把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以引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民营资本投资,实现政府与投资者双赢,建设与管理并进,加大当地知名企业资金投入力度,如璜山镇引入太子龙集团投资资金建成太子龙农贸市场。

(三)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

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按照“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经营业主为市场第一责任人,负责市场的治安、卫生、消防、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对市场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与管理效果、居民测评挂钩。

二要加强部门综合执法检查。由政府牵头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工商、食药监)、城管、卫生、农业、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开展经常性巡查和突击性检查,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整治占道经营。

三要把农贸市场管理与卫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常态化管理模式,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

四要引导经营户树立守法、诚信经营的意识,定期培训,扭转经营主体对农贸市场模糊传统落后的观念。

(四)要重拳整治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是农贸市场正常运转的首要任务。

一是落实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卫生等部门力量,明确分工,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食品安全日常处理机制。

二是规范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安全放心。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设立农产品安全信息公开栏,加强市场经营者的诚信建设等措施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三是实行农产品安全问责制。加强重点农产品的日常监督抽检,组织突击性检查和专项检查,保持农副产品安全检查的高压态势。整合现有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问责制,从监管者、市场举办者、经营户建立起一整套安全责任制度,对不作为者、以权谋私者严肃查处;对故意瞒报信息的举办方、监管者追究其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责任意识,强化市场自律行为,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