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开展“放心市场”创建工作的第一年,“放心市场”创建是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工作的一次检验和提升,在要求农贸市场硬件达标的基础上,“放心市场”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诚信经营、价格计量、消费环境、管理服务等市场软件的提升和完善,其先进的创建理念为未来的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明确了思路和方向。今年以来,市局作为放心市场创建工作的牵头单位,克服组织机构改革对工作协调带来的困难,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农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3年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经验,建立政策保障机制、长效管理机制、信用规范机制、督查推进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等“五个机制”,结合全市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推进放心市场创建,培育创建梯队。
一、政策保障机制。今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放心市场”列入2014年度全市民生工程十大实事,确定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政策延续三年,为全市农贸市场的进一步提升发展以及“放心市场”的创建工作扫清障碍。
二、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农贸市场代管托管制,引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国资通过收购、参股、托管等方式加大参与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力度,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推动农贸市场专业团队托管工作。二是制定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了对市区22家农贸市场的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从食品安全放心、价格计量放心、消费环境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年度考核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名,确定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市场举办者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三是进行集中指导。组织召开两次放心市场创建推进会,组织市场业主和经营户学习培训,解读最新政策,指导创建工作,提高市场从业人员素质。四是发挥行业自律。督促农贸市场切实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发挥农贸市场专业委员会作用,加强农贸市场举办者的行业自律。
三、规范引领机制。一是构建信用体系。拟定下发了《金华市农贸市场经营者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为农贸市场对经营户的信用评分提供有力依据。要求农贸市场根据《评价办法》制定完善信用管理机制,支持市场建立信用管理基金用于对市场经营户的考核奖惩。二是制定经营规范。拟定《金华市农贸市场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准则(试行)》,从市场业主、市场管理人员、市场经营户三个层级,从市场经营行为、市场经营环境、食品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归纳了“经营户日常行为十条守则”、“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十项要求”、“市场管理人员十条守则”、“市场举办者十项职责”和“农贸市场文明新风十条倡议”等“五个十”,对市场提出了全面、规范、系统的要求。三是强化宣传力度。联系广告公司将《准则》、《信用评价办法》印制成宣传册5000余份下发至市场业主和经营户,印制“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海报300余份在市场内张贴,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创建工作。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并利用社会监督倒逼市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四、督查推进机制。一是开展定期督查。对创建市场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其中创建情况为每季一考,对农贸市场信息化工作的考核为每月一考。经过考核督促,创建市场进展较为顺利,尤其是农贸市场信息化工作实现了“周周有成绩,月月有进步”。二是进行集中整改。组织开展全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集中整治月活动。活动将8月定为全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集中整治月,对全市依法登记的农贸市场尤其是今年创建“放心市场”的农贸市场进行六个方面的检查整治:一是落实农贸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准则和经营者信用评价办法;二是建立完善市场业主和经营户基础档案;三是健全和完善市场管理队伍,配置食品安全管理员(检测员),保洁员和市场管理员;四是建立市场视频监控系统;五是保持市场整洁有序,不占道经营,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达到地不湿,无异味;六是协助市场建立检测室和开展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同时要求检查组协助辅导市场业主逐项建立和完善台账和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多方评议。委托第三方机构及媒体记者对农贸市场进行不定期暗访考评打分加强市场创建工作的第三方评议和舆论监督,并将考评结果公示排名,将排名情况作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义乌市局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考察市场创建情况,倾听社会各界对放心市场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科技支撑机制。
一方面,全市各地依托农贸市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经营户各类台账录入、检测记录的电子化监管和市场信用等级电子化计分评价;另一方面,推进市场的监控联网,对市场的日常管理行为进行远程监管。目前已在市区开展试点,年内推广到全市21家创建市场,明年推广到其他农贸市场和商品市场。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